张俊
经常有人把他和同时代的张浚弄混,不过两个人一文一武,一忠一奸,还是比较容易区别的。张俊,又是一个从西军出来的,刚开始也是和各地盗匪以及西夏人作战,靖康元年,种师中全军覆没于榆次,张俊运气不错,突围而出。不久攀上了赵构这棵大树,成了赵构的贴身警卫。
张俊保护赵构算的上是尽心尽力了,政治上也比较聪明,有“劝进”大功,很快成为赵构亲信。之后随同赵构南下,在江南剿匪,由于表现不错,官升的飞快。苗刘兵变,张俊“比较”坚定的站在了赵构一边,协助韩世忠平定了叛乱,终于当上了大军区司令。
之后金兵南下,穷追赵构,张俊率所部在明州打了一场阻击战,击败了金兵的先头部队,看到金兵主力来了就撤了。金兵走了以后,张俊又玩起自己的拿手好戏——剿匪,凭借手下有岳飞、杨沂中等名将,战绩相当辉煌,江南的几股大匪都被剿灭干净。张俊官拜太尉,还趁机扩充了军队。到了绍兴四年,赵构把建康军区交给他管理,从此张俊也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。
绍兴元年到绍兴七年期间,金在战略上犯了重大错误,没有对赵构政权趁胜追击,而是扶植了一个伪齐政权。伪齐虽然也屡屡出击,但战斗力太弱,兼之将领无能,实际给南宋诸将提供了练兵的机会,张俊这段时间的战绩也很不错,两次打败进犯辖区的伪齐军。
金国主战派掌权后,终于在绍兴十年大举南下,但在顺昌挨了当头一棒。南军诸将很快组织反攻,张俊的淮西军也不甘落后,收复了不少失地,并协同刘锜部取得了柘皋大捷(多为部下之功)。但之后的援濠州之役,张俊贪功心切,不听刘锜的劝告,派部将杨存中、王德贸然出击,结果中伏惨败。
张俊自知论打仗的本事不如岳、韩、刘等人,仅凭战功没什么前途,于是转而依附秦桧,大力倡导宋金“议和”。在得到秦桧和赵构的支持后,便开始排除异己,先把刘锜赶出军界,后又谋划搞掉韩世忠,瓜分韩的部队,因岳飞阻挠未能成功;张俊索性联合秦桧,买通岳飞的部将,诬陷岳飞谋反,致使岳飞最终被赐死。
岳、韩、刘纷纷下野,军界张俊一支独大,但又因此招致秦桧的嫉恨,派人攻击他拥兵自重,于是高宗顺水推舟,给他高官厚禄,让他回家安心养老。张俊部将皆为各大军区司令(一度控制江淮四大军区中的三个),自己和高宗的关系又不错,退休的日子自然过得悠哉游哉
,一直活到六十九岁才一病而亡。
张俊在军事上没什么突出的优点,无非是军事经验比较丰富,打仗勇敢,治军严格,意志坚定罢了。不过这个人政治上很有一套,善于揣摩上意,玩阴谋诡计也是一把好手。中兴名将中,单论打仗的本领张俊估计是倒着数的,但在军界的影响绝对是老张数第一,让人不服都不行……
老张不仅玩政治玩的好,捞钱也很有一套,家财万贯,粮田无数,还做海外生意,老婆是杭州名妓张秾,色艺俱佳,还颇识大体,事业家庭,江山美人,老张全占了。
不过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,张俊政治军人虽然做的挺美,但为人心胸狭窄,卑鄙阴险,特别是勾结秦桧,陷害岳飞,为世人所不齿。最后落得和秦桧夫妇一起在岳王庙陪跪,遗臭万年,也不算冤枉。
辉煌时刻:
自是俊军有“铁山”之号。
甲戌,帝幸太傅、醴泉观使、清河郡王张俊第。壬午,制拜俊太师,……馀子弟迁官进职者十有三人。
先是帝谕秦桧曰:“武臣中无如张俊者,比韩世忠相去万万,赠典宜令有司检讨祖宗故事,
务从优厚。”……于是封循王。自淳化以后,异姓不封真王,其追封自俊始。
戊寅,帝幸张俊第临奠。诏:“俊侄右宣教郎子安第五人,各进一官,诸婿直徽猷阁韩彦朴、直秘阁刘尧勋、杨亻与,并进一官,升一职。”
刘光世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【腐趣阁】《长生修仙:从福修开始》《上流玩法》《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》【小燕文学】《武纪》《官场:救了女领导后,我一路飞升》《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》《要高考了,机甲到底怎么开啊》《高武纪元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