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燕归来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无错小说网wucuoxs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哧啦啦——

长剑斩下,落地的不是徐盛的人头,而是捆绑着他的绳索。

花木兰花容一变,樊哙也停止了咀嚼,帐中所有人都惊奇的看向陶商,不明白他们的主公,为何没有杀了那海贼,竟然还给他松了绑。

本以为必死的徐盛也睁开了眼睛,狐疑惊奇的看着陶商,一脸的茫然。

“天下大乱,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,你徐盛也算条汉子,就这么为糜家死了,值吗?”陶商神情肃厉的反问。

徐盛身形又是微微一颤,愣怔了片刻,方皱眉道:“陶商,你到底想怎样?”

“杀你容易,我只是想问问,你可知道,糜家为什么要雇佣你来杀我。”陶商把剑扔还给了花木兰,重新坐回了上首。

徐盛揉着手腕,冷哼道:“我徐盛只管杀人,哪管那许多。”

陶商一笑,淡淡道:“不知道是吧,那我就告诉你。先父在时,糜家为了结好我陶家,主动提出跟我陶家联姻,如今我父刚刚去逝不久,糜家为了结好新主刘备,竟然要背信弃义,想撕毁这段婚姻,我陶商不甘受辱,断然拒绝,糜家恼羞成怒,所以才要雇佣你这个海贼,不惜殃及海西一城百姓,也要除掉我。”

陶商字字如雷,饱含着愤慨,道出了前因后果。

徐盛脸上的敌意越来越淡,原本慷慨的眼神中,悄然闪过一丝震惊。

很显然,徐盛只是单纯的以为,糜芳是因为被陶商所辱,才要杀他,却没想到真正的理由,竟是为了陶商不肯撕毁婚约。

“我久闻你徐盛乃侠义之士,出海做贼只是迫不得已,为了养活你的一帮兄弟而已,我倒想问问,你为了背信弃义的糜家来杀我,可对得起你那颗侠义之心?”陶商声色愈厉的质问。

徐盛沉默了,脸色黯然下去,隐隐竟透出了几分惭愧。

他的表情尽在陶商意料之中,因为先前陶商就已详细的打听过徐盛生平,对他的性情摸得一清二楚,不然也不会有招降之心。

眼见徐盛已经动摇,陶商便道:“先父在时曾说过,你徐盛乃是员将才,将来若有机会可招为所用。先父虽故,但他的话我却不敢忘,徐盛,现在我就要招降你,让你做我的左膀右臂,助我夺回徐州,在这乱世成为一番大业,你可愿意。”

一番铺垫后,陶商终于抛出了橄榄枝,至于什么“先父曾说过”,自然是他胡编的,陶谦若真有这份识人之能,也不至于被曹操欺负在那般熊样了。

徐盛猛抬起头,惊奇的望向陶商,似乎不敢相信,陶商非但不杀他,竟然还要招降他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小说推荐:《娱乐春秋》《赛博朋克:2075》《蝉动》《撞星》《福晋来自末世[清穿]》《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》《朕能走到对岸吗》《剑阁闻铃》《少女的野犬》《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隆万盛世

隆万盛世

平行空间来客
看书名就知道,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!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、永乐和仁宣之治,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......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,造反?还是算了,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,但是统治基础尚在,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。军户出身,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,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,那就只能科举了。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!
历史 连载 800万字
战国:开局一块地

战国:开局一块地

衣见
开局一块封地,垦田地、修道路、炼钢铁、训精兵。无良公子:“土地、粮食、财货、美女……我全都要!”重生楚国,暴打秦国!
历史 连载 382万字
秦时小说家

秦时小说家

偶米粉
(大国记·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)这里有天下寥寥、苍生涂涂的纵横家!这里有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儒家!这里有天下皆白、唯我独黑的墨家!这里有地泽万物、神农不死的农家!这里有其疾如风、其徐如林的兵家!……当然,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!本书群号:122156987,喜欢的来唠唠嗑!
历史 连载 1811万字
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

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

九霄落雪
关公战秦琼,岳飞战张飞,项羽,李元霸又如何,看我宇文成都+姜松+罗士信。什么,你说不够,好吧,刑天,李存孝,该你们上了。你有兵仙韩信,我有杀神白起,军神李靖。秦皇汉武,唐宗宋祖,多少千古枭雄共聚一堂,决出至尊霸主。书友群:300214031
历史 连载 750万字
明末钢铁大亨

明末钢铁大亨

漫卷诗书万点花
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。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。
历史 连载 320万字
绍宋

绍宋

榴弹怕水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飞被驱逐出军,宗泽被遗弃东京,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……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,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,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。不过刚一启程,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,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,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
历史 连载 418万字